作者:徐英碩醫師
小孩子如果因為打呼要切扁桃腺,做扁桃腺部分切除比較好!
好在哪裡?小孩子做扁桃腺部分切除,治療打呼效果跟全部切除一樣好,但是比較不痛,比較快恢復正常生活,比較不會手術後流血,比較不會出現術後六個月以後持續困擾的異物感等併發症,所以不管是健康方面還是經濟方面來說,都比扁桃腺全部切除好很多!
所以,如果有家長因為小孩子會打呼來找我,我會跟家長推薦:「扁桃腺部分切除手術」,因為這是治療的最佳選擇!
小孩打呼的白天狀態和大人不一樣
小孩子的扁桃腺切除,到底是要全部把扁桃腺拿掉,還是只要部分切除,把它削薄,讓它不要擋住呼吸道的空間就好了呢?我們知道,小孩子打呼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扁桃腺太大,擋住了呼吸道。有的小孩子扁桃腺大的像兩顆貢丸,塞在喉嚨裡面,所以睡覺的時候就會常常吸不到氣,呼吸道只剩下一個小縫,氣流通過這個小縫,就會發出很大的打呼聲、豬叫聲等等。
小孩子這樣睡覺打呼的狀況,除了讓家長看了很擔心,小孩子自己也會因為睡眠品質不好而受影響。大人如果前一天睡不好,第二天表現出來是精神不好,想睡覺。但是小孩子反而相反,他們如果睡得不好,第二天反而會變得暴躁易怒、過動,上課無法專心,不聽話。你還以為他是體力太強無處發洩,殊不知這是因為他們晚上睡不好,交感神經太興奮,連帶影響到白天的情緒狀況和學習表現。
所以,不要以為小朋友晚上打呼很大聲,但是白天看起來好像沒事人一樣,照樣跑跑跳跳,就以為沒關係,其實這個小孩子睡覺打呼的情形已經影響到他的學習智力發展,不知道的家長以為這樣沒有關係,其實不處理的話,還是會造成小孩子很大的問題,甚至生長遲緩長不高,長不胖等等。
小孩扁桃腺太大怎麼辦?
小朋友扁桃腺太大,造成睡眠呼吸中止的這個狀況,最好的方法就是動手術。這是因為保守治療方法如正壓呼吸器等等,小孩子接受度很低,面罩戴在臉上,小孩子睡覺一定會把它拿掉。而且做手術處理扁桃腺,成功率很高,一般都可以達到九成以上的成功率和治癒率。
但是,現在家長都把小孩當寶貝一樣,聽到要動手術就很有心理壓力,很怕小孩子開完刀很痛,也怕小孩子開完刀,要住院打針很多天,很心疼。所以遲遲無法下定決心讓小孩子動手術改善他們的睡眠品質。其實,現在小孩子做扁桃腺手術,因為器械和手術方法進步,是已經不太會痛了。
但是又有些家長覺得,扁桃腺是一個對小孩子很重要的免疫器官,這麼小就把小孩子的扁桃腺拿掉,不知道會不會對他的免疫力造成什麼影響,所以也是遲遲無法下定決心。
採取部分切除扁桃腺的手術
為了回應這樣的需求,我們醫師就開始發展比較微創,不會傷害那麼大的手術:「扁桃腺部分切除術」。既然小孩子造成睡眠呼吸中止跟打呼的原因,是因為扁桃腺太大擋住呼吸道,那麼我們只要把扁桃腺縮小到不要擋住呼吸道的程度,讓小朋友睡覺的時候呼吸很順,氣流可以通過就好了,不一定要把扁桃腺全部拿掉。因此,我們就發展出一種把扁桃腺部分切除的方法,也就是用各種動力器械,比如說冷觸氣化棒,或是動力旋轉刀等等的方法,讓扁桃腺的組織一點一點地被吸掉、抽掉,然後留下薄薄的一層。這樣既能讓小朋友的呼吸道變得通暢,又留下部分的扁桃腺提供他們的免疫力。
而且因為留下了薄薄的一層扁桃腺,所以也比較不會刺激扁桃腺下面的痛覺神經。也就是說,小朋友開完扁桃腺部分切除手術之後的傷口,還有一層薄薄的扁桃腺組織的保護膜。這樣子,小朋友開完刀就好像沒什麼事情一樣,也不會痛,很快就可以出院回家,很快就可以正常飲食,而且也是一樣馬上就可以不再打呼,睡眠品質一下子就可以獲得改善。
瑞典專家Pia Nerfeldt的數據佐證扁桃腺全部切除和部分切除的效果一樣!
用動力器械把扁桃腺做部分切除,而不是全部拿掉的做法,我已經在治療小朋友睡眠呼吸中止症方面,實行了很多年。我知道它好處很多,只是說沒有時間去收集足夠的數據來證實剛好,最近美國耳鼻喉科醫學會邀請了瑞典專家Pia Nerfeldt來提供我們更多的證據,比較扁桃腺全部切除和部分切除這種治療小朋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方法哪一個比較好?
手術成功率
她收集了大量文獻和實際病人的數據,告訴了我們幾件重要的事情。第一,扁桃腺部分切除這種手術方法,它的治療成功率跟扁桃腺全部切掉這種手術方法,成功率是差不多的,幾乎一模一樣。也就是說,手術之後睡眠呼吸中止症改善程度,兩者幾乎一模一樣。
家長的滿意度
當然手術成功不只是看睡眠檢查數據,還要看他們的症狀,尤其是家長對於這個手術的滿意度。問卷研究發現,家長對於兩種手術之後小孩打呼改善狀況,都從60分以上降到剩下31分,也就是說家長對這兩種手術給小孩打呼改善程度滿意度也是差不多的。
小孩自己的感受
再來第三,「小朋友自己」主觀上對於手術之後,睡眠感覺是不是有比較好,症狀是不是已經幾乎不見,根據瑞典資料庫收集46,891個小朋友6個月之後的回饋,扁桃腺全切除是94.9 %,扁桃腺部分切除是94.6 %,也是差不多的。
因此,扁桃腺部分切除與全部切除相比,在治療小孩子睡眠呼吸中止症方面效果幾乎一模一樣,所以兩種手術方式治療效果都很好。改善小朋友打呼這點,不管是在短期(半年內)或是中長期(半年到一年以上),家長問卷看起來兩種手術也效果相當;小孩子「自己」感覺睡眠品質幾乎完全改善的比率,也都是達到九成四以上。
扁桃腺部分切除與全部切除的疼痛感比較
接下來,他們收集的數據顯示,以手術後疼痛來說,在隨機對照實驗中發現,做扁桃腺部分切除的小朋友回到正常生活時間比全部切除早四天,也就是回到正常飲食時間早很多。而就手術後對疼痛治療滿意度而言,部分切除有96%,全部切除有91%,雖然都非常不錯,但部分切除組別更好一些。在五歲以下的小朋友中,對疼痛治療不滿意比例部分切除只有7%,而全部切除有10%;而6到12歲組別中部分切除不滿意比例只有5%,全部切除有10%。
所以大家關心的術後疼痛方面,確實部分切除的小朋友比全部切除要好很多。
扁桃腺部分切除術後是否比較容易流血與不舒服呢?
再來,其實大家也關心的是,除了手術後比較不會痛之外,扁桃腺部分切除術後是否比較容易流血呢?
根據瑞典國家資料庫研究發現:恰恰相反!部分切除組別,手術後因流血再住院比例只有0.7%,而全部切除組別有2.2%,明顯較多。所以部分切除後較少因出血跑回來,也表示部分切除比全部切除安全許多。
另外,在長期不舒服方面,部分切除組別也比全部切除組別要好,比較不會有長期的不適。在瑞典的國家級研究中,他們收集了五萬四千四百六十二個病人,看看他們手術之後六個月,是否還會有因為扁桃線切除之後的長期不適。這些不適可能包括喉嚨痛或不舒服、喉嚨內有分泌物、需要清喉嚨或吞嚥困難、講話或聲音的問題。
這些問題在扁桃線切除或部分切除中發生的機率雖然都很少,但扁桃線部分切除的小朋友遇到這些問題的比率,明顯比全部切除的人少很多。發現這些長期問題的狀況,在比較大的女生會比較常發生。另外,有0.7%的小朋友有手術後味覺和嗅覺的問題。扁桃線全切除的人發生味覺嗅覺問題的風險比率,比部分切除的小朋友高了兩倍。
部分切除後扁桃線是否會再長出來又要開一次刀?
這確實也是需要考慮的部分。畢竟如果扁桃線全部切除的話,以後就不可能因為扁桃線再長出來而開刀,但部分切除的話就有這個風險。根據2024年的統合分析研究,他們一共收集了9430個小朋友,發現部分切除的小朋友確實有較高的機會需要再開一次刀去切扁桃線。而且他們也有較高的機會因為扁桃線再長大而發生打呼和睡眠呼吸中止。
但進一步分析之後發現,這個再開刀的風險與開刀時小朋友的年紀有關。如果是兩歲的小朋友用部分切除的方式來開刀,將來扁桃線又再長大需要動手術的比率會有20%。
如果在小於兩歲的小朋友做這種手術,五個小朋友裡面會有一個三年之後可能需要再做扁桃線手術。
如果是三歲的小朋友來做部分切除手術,比率降到10%,即十個小朋友裡面只有一個需要再開。
而四歲小朋友做這個手術,比率降到5%,即二十個小朋友裡只有一個需要在三年之後因為扁桃線變大而再次開刀。
所以考量到再開刀的風險,對於不到三歲的小朋友,扁桃線全部拿掉可能是比較好的方法。一方面是因為這麼小就長這麼大的扁桃線,其生長速度可能較快;另一方面是他們還小,往後日子讓扁桃線生長再變大的時間也較長,所以比較有可能需要再次動刀。
但是反過來說,考量到手術後的疼痛和出血風險,扁桃線部分切除對於這麼小就需要開刀的小朋友其實還是很有吸引力。即使手術之後恢復很好,不太疼痛且回復正常生活速度較快,治療效果也非常不錯。即便三年之後還需再開一次刀,也似乎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是否因為擔心三年之後可能需要再開刀,而選擇比較疼痛、比較會出血且治療效果差不多的手術,把很小的小朋友的扁桃線都拿掉呢?這是醫生和家長看過資料之後需要特別討論的地方。
扁桃腺部分切除與全部切除的費用比較
最後,就經濟面來說,考量到扁桃線部分切除疼痛住院、照顧及回復正常生活的風險,都比扁桃線全部切除要低。所以經濟上,扁桃線部分切除所花費的社會經濟成本,也比扁桃線全部切除低很多,大約低60%。
結語
最後總結來說,小孩子的打呼和睡眠呼吸中止症手術,到底要做扁桃腺全部切除還是扁桃腺部分切除比較好呢?就治療成效來看,不管主觀還是客觀,主觀上的打呼減少跟客觀上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痊癒,扁桃腺全部切除和扁桃腺部分切除對於小孩子的治療效果來說都是一樣的。
但是,扁桃腺部分切除在手術之後的疼痛以及手術之後出血的風險,還有長期喉嚨不舒服出現的機會,都比扁桃腺全部切除要少。如果對小於三歲的小朋友做扁桃腺部分切除的手術,有可能會有百分之十以上、三年之後扁桃腺又變大,又需要再開刀的狀況。但是因為手術之後比較不會痛、比較不會流血,回到正常生活飲食的速度恢復比較快,長期對喉嚨分泌物、異物感、嗅覺味覺的不舒服都比較少。因此,就整體健康經濟面考量來說,扁桃腺部分切除還是比扁桃腺全部切除要好很多。
對醫生來說,雖然一次把扁桃腺整顆拿下來視覺效果和成就感都比把扁桃腺一點一點地削薄這種手術要大,但是這種慢工出細活的扁桃腺部分切除方式,其實也不會比較慢。跟手術之前扁桃腺像兩顆貢丸一樣,之後慢慢削薄變成很乾淨空空如也的狀況,也是跟扁桃腺全部切除差不多。如果為了把扁桃腺全部拿下來那種一時的成就感,而選擇讓小朋友接受術後併發症或長期併發症較高的全部切除手術,其實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不好的選擇。
而且如果用扁桃腺部分切除的方式,手術之後看到小朋友不會痛、恢復很快,一下子就可以回家,很快就可以正常飲食、跑跑跳跳、快快樂樂地生活,喉嚨也沒有長期的不舒服感覺。這種成就感對醫生來說,還是比扁桃腺全部拿下來當下,那種視覺衝擊和成就感要好非常多。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醫生為什麼一直在想辦法努力改進自己的手術技術、選擇做更多研究、選擇給病人更好的手術方式的原因吧。這也是我們醫生的天職。
即使做出來的差別只有零點零幾%,但是只要能提升病人的照護品質和手術成效, 零點幾趴的差別,就是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