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頁籤
睡眠檢查
睡眠內視鏡
睡眠手術
小孩打呼
2021年9月30日 星期四
養成看診的好習慣
65歲王先生,十多年前右耳流湯,經診斷為慢性中耳炎,經過手術補過耳膜。手術之後聽力和流湯感染的現象都有改善。但是最近幾個月耳朵又開始流湯,而且這幾個禮拜甚至出現的耳鳴和頭暈的現象。所以回來找我看診。
閱讀更多 »
2021年9月20日 星期一
失眠會影響健康嗎?
作者:徐英碩醫師
最近聽了博士班學姐蔡欣融博士的演講,
對"失眠"這個大家常常碰到的問題又有進一步的認識,
跟大家介紹一下。
欣融學姐研究的問題很有趣,他研究的是入睡困難型的失眠,
就是說這些人就單純是要睡覺的時候睡不著,只要睡著,
不管是睡眠時間還是睡眠的品質或結構,
都跟一般人沒有兩樣的這種失眠。
當我們在門診聽到有病人說他失眠的時候,
有些人會說他入睡都沒有問題,只是晚上常常容易醒,
或者有些人也會說他上床就會睡著,
但是晚上醒過來就沒辦法再睡著。
這種人我們常常會覺得他有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
半夜缺氧吸不到空氣所以醒過來,
而且這種人的睡眠問題通常會對他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
但假如是單純要睡覺的時候睡不著或是需要比別人更長的時間才睡得
早,但是一旦睡著就可以一叫到天亮,睡眠的過程中間也不會缺氧,
甚至實際上的睡眠長度也跟一般人沒什麼兩樣的話,
這種失眠除了對自己造成困擾之外,因為睡覺也不會缺氧,
睡眠的時間也夠長,這種失眠難道也會對健康造成什麼影響嗎?
學姐的研究證實了這種失眠不但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而且對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非常不好的影響。為什麼會這樣呢?
原來是因為這種類型的失眠往往是副交感神經的活性和控制力太弱,
結果造成正常的入睡開關沒辦法被啟動。
由於根源在於副交感神經太弱,所以在睡眠過程中,
一般來說會被副交感神經壓抑著的血壓,就會變得比較難被控制。
很多人發生心血管疾病,比如說中風或是心肌梗塞塞的時間,
往往是在清晨準備要睡醒的時候。
而研究發現發生這類傾城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原因是這些人的睡眠血壓
在清晨的時候會比較不受控制的身高。
我們腦科所實驗室之前進行過的研究,
證明這樣的身高可能是副交感神經作用較弱的結果。
所以這類型的入睡困難型的失眠患者,
他的副交感神經作用比較弱不僅讓他產生入睡困難的情形,
也讓他在睡眠的時候尤其是清晨準備要夢醒的時候夢醒時分,
血壓會比較容易不受控制的身高,大大增加了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
睡前的副交感神經市場失常,
竟然會連帶影響睡眠過程中的復交敢神經失常失常,
這樣驚人的關聯,簡直讓我大開眼界。
好消息是,這類的副交感神經失常的狀況,雖然跟體質有關,
卻並非不可逆。而且還不用吃藥!學姐的研究發現,
其實只要睡前進行20分鐘的呼吸練習,注意維持吸氣3秒鐘,
吐氣7秒鐘的節奏,就能夠增加副交感神經的活性,
加快入睡的時間。重點是,這個方法所提升的副交感神經活性,
甚至可能可以帶進你的睡眠,
減少你因為在睡眠中副交感神經活性不足血壓上升而增加的心血管疾
病風險!實在是不花錢又實用的好工具!
當然除了這種簡單好用的呼吸訓練治療失眠之外,
學姐也介紹了目前認為最強而有利的失眠治療工具:CBTi。
這是一系列經過實證研究認為對失眠治療最有幫助的幾個行為調整的
方法:包括睡眠剝奪,也就是減少睡眠的時間,
在不該睡覺的時候不要睡,不要午睡,晚一點上床,早點起床,
累積你的睡眠債。然後減小你在床上做其他事情的時間,
不要在床上玩手機,甚至不要在床上看書,讓床只有睡覺的功能。
這些睡眠認知行為治療通常需要治療師來進行專業的協助,
一個療程通常需要六到八周,但是學姐告訴你一個好消息,
現在你只要在網路上下載一個應用程式,
就可以進行這樣的失眠認知行為治療了!
學姐推薦澳洲的Sleepio程式,
打開他就一個卡通教授帶你進行這一連串的失眠認知行為治療,
動動手指,就可以改善失眠和生活品質,真是失眠患者的好福音!
講了這麼多治療失眠的有效方法,有人可能會問說?:
治療失眠有什麼難的,開個安眠藥不就好了嗎?
為什麼又要控制呼吸,又要剝奪睡眠,又要避免鏜床等等的,
那麼麻煩?沒錯,吃個安眠藥要確實有可能讓你比較快睡著,
但你也很有可能從此跟正常有價值能讓你恢復身體機能的正常睡眠說
拜拜了。根據最新的研究,發現就算是號稱副作用最少,
這不會讓你第二天還會昏昏沉沉的安眠藥,
都還是會破壞你的睡眠結構,尤其是快速動眼期睡眠,也就是作夢。
而我們知道,做個好夢並不僅僅只是一個普通的祝福話,
做個好夢的價值還在於鞏固你的記憶,撫平你的勞累,
將白天累積的對大腦有害的代謝物排除,他甚至還能撫平你的傷痛,
讓你有能力繼續充滿活力的面對第二天的生活和挑戰。
長期服用安眠藥破壞了你的好夢之後,
可想而知當你面對困難和挑戰會更脆弱,心情會更焦慮,
甚至會因為記憶力變差而在工作中出錯,然後更加焦慮,更睡不著,
更需要靠安眠藥,變成一個惡性循環。
所以,失眠的人還是不要只知道吃安眠藥,還是要就診讓專業的醫師來幫你找到你失眠的原因和最適合你的治療方法,才能對症下藥,永遠和失眠說拜拜喔!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查看行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