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5年6月3日 星期二

受鼻科學經典期刊IFA青睞並刊登的創新鼻過敏手術技術

       

 作者:徐英碩醫師



是什麼樣的創新鼻過敏手術技術,能夠讓耳鼻喉科排名第一,影響因子高達7.2的期刊:鼻科學經典期刊IFAR——青睞並獲得刊登呢?(下圖) 

鼻子過敏是現代人的文明病,鼻塞、流鼻水、打噴嚏、鼻子癢,甚至影響超過百分之二十的人口。 針對這些過敏症狀,我們醫生開始思考,應該開發手術來處理,也就是翼管神經的手術。


翼管神經源頭的切除


剛開始發展時,我們從翼管神經的源頭進行切除,這個神經從腦部上唾液腺核(superior salivary nucleus )發出之後,先走在蝶竇裡面,再去供應鼻腔,因此我們首先想到從蝶竇裡面把這個神經切斷。 

然而,這種技術非常複雜,需要進入鼻子最深處,找到藏在骨頭裡面的神經,需要電腦斷層精細的定位,還需要全身麻醉和特殊的手術器械才能完成。 

不過,這種切除方式麻煩的並不是它的手術技術,而是他切斷的神經還沒分支,還會去供應眼睛的淚腺,所以術後可能會造成嚴重的乾眼症,雖然手術後不再流鼻涕,但可能需要一輩子點眼藥水

翼管神經的分支-後鼻神經切除


因此,我們開始思考,是否可以等到翼管神經已經分支出去之後,再做切除,也就是在已經通到鼻腔,稱做後鼻神經的地方,再做切除。

一開始,我們選擇在上頷竇的後方,找到供應鼻子的大血管蝶顎動脈,再找到後鼻神經。(下圖)

然而,由於需要先經過供應鼻子的大血管,此手術在開刀中流血風險較高,而且神經常常藏在血管後面,要在不切斷血管的情況下,找到他有點困難。

更糟的是,有些病患在手術後仍有復發症狀,有些人認為這是神經再生的問題,因此在切斷的神經中間墊一塊軟骨以預防再生。但長期追蹤效果似乎也不盡理想



後來有些人發現,除了跟著血管走的後鼻神經外,還有其他分支。如果再往後切斷其他分支,效果會更好,但相對手術也更複雜,需要找到並避開血管,再往後找到所有細如髮絲的後鼻神經分支並全部切斷,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下圖)

有沒有更好、更方便、更快速的方法,能一次解決所有的後鼻神經而又能避免復發呢?



鼻科大神PJ Wormald的一篇經典論文

後鼻神經其實有很多分支在鼻腔側壁

2022年,鼻科大神PJ Wormald發表了一篇經典論文。他藉由大體解剖的方式告訴我們,後鼻神經在跟著蝶顎動脈走出來那段之前,已經有很多其他分支跑出來鼻腔中了,而且這些分支範圍比我們想像的更廣。他在論文中展示了鼻腔側壁竟然有ABCDEFG 這麼多的後鼻神經分支!(下圖)



至此謎底終於解開了。原來之前後鼻神經切除術效果不好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只切除了跟著血管走的一條A分支,而實際上後面還有大量的BCDEFG分支。我們之前可能只切掉了不到七分之一的後鼻神經,難怪效果不好且可能復發。其實可能並不是復發,而是大部分的後鼻神經根本沒有被處理到



確定後鼻神經分佈範圍,進行手術燒灼或消融處理破壞神經

基於這位鼻科大神劃時代的論文,我們確定了後鼻神經分佈範圍,就可以針對這個範圍進行手術燒灼或消融處理破壞神經,如使用雷射或冷觸氣化棒。(下面二圖)這樣的手術範圍,能夠避免傷到血管,又能處理到最多的後鼻神經分支

更棒的是,後鼻神經燒灼這種手術可以在局部麻醉下進行,免住院,免填塞,術後鼻子很快可以恢復通暢,比之前需要全身麻醉的翼管神經或後鼻神經切除手術輕鬆很多!




後鼻神經燒灼經驗分享

根據黃建祐主任的論文,針對後鼻神經供應區域做雷射手術,手術之後過敏症狀改善比率高達76%

以前我們的手術只能解決鼻塞的問題,現在加上這個後鼻神經燒灼的手術,鼻子癢、打噴嚏、鼻涕倒流、流鼻水的問題可以達到七成以上的改善,手術後追蹤,更有94%的人覺得,他的鼻子過敏因為這樣的手術改善了! 

我用冷觸汽化棒做後鼻神經燒灼的經驗也是這樣,很多人手術之後不用再靠藥物

以前遇到冷熱空氣就會打噴嚏,用藥也來不及的狀況都大幅改善!最近還有人給我回饋,他的視力竟然手術之後大幅改善!原來有些鼻子過敏嚴重的人,會因為鼻子分泌物很多造成視力模糊,手術之後鼻涕減少,竟然視力進步,變得耳聰目明了!

你也被後鼻神經搞亂過嗎?快到下方官方Line或FB私訊徐醫師聊聊 




徐醫師自媒體
FacebookInstagramTiktokYoutube

徐醫師官方Line
Line@


徐醫師門診掛號

徐英碩醫師門診掛號由此去